石油真的是现代社会的"黑色血液"吗?

游戏中心 1周前 阅读:4 评论:0

你有没有想过,每天出门开车加的汽油、家里用的塑料制品、甚至手机里的电子元件,都跟一种黑乎乎的液体有关?这玩意儿就是石油,不过最近老听人说"石油快用完了",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?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黑金帝国里的门道。

先说说石油到底有多重要。现在全世界每天要消耗1亿桶石油,相当于每分钟喝掉20个标准游泳池的量。你早上起床用的牙膏、上班穿的化纤衬衫、中午点的外卖包装盒,全都是石油的变身形态。更别说路上跑的汽车、天上飞的飞机,哪个离得开这黑色黄金?

不过问题来了,这玩意到底是怎么形成的?科学家们现在也没完全整明白。主流的说法是远古海洋里的生物尸体沉积后,在高温高压下慢慢转化成的。这个过程动辄要几百万年,所以现在开采的石油,其实都是地球给咱们存的"定期存款"。

石油真的是现代社会的"黑色血液"吗?

现在全球探明的石油储量大概有1.7万亿桶,按现在的消耗速度还能撑个50年。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,因为随着技术进步,很多以前开采不了的油田现在都能开发了。就像加拿大的油砂资源,十年前还被当成鸡肋,现在新技术一上马,立马变成香饽饽。

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:那石油价格为啥老是坐过山车?这里头水可深了。2014年油价暴跌那会儿,美国页岩油技术突然突破,产量蹭蹭往上涨,直接把全球市场搅了个底朝天。中东那些产油国一看形势不对,赶紧联合起来搞限产保价。这就像菜市场里几个大摊主商量好今天白菜只卖三毛,你说能不涨价吗?

不过最让人头疼的还是环保问题。烧石油产生的二氧化碳让地球持续发烧,北极熊都快没地儿站脚了。现在各国都在搞新能源,电动车、太阳能板、风力发电机,这些新玩意儿看着挺美,但真要完全替代石油,没个三五十年怕是不行。

说到未来,石油行业自己也在折腾转型。壳牌、BP这些石油巨头,现在都改名叫"能源公司"了。他们一边继续挖油,一边砸钱搞碳捕获技术,还想把炼油厂改造成生物燃料基地。这就像开餐馆的老板,眼看大家都不爱吃大鱼大肉了,赶紧在菜单上加了几道素菜。

个人觉得吧,石油这玩意就像咱们用的智能手机,短期内确实找不到完美替代品。但要说它永远称王称霸,那也未必。关键得看新能源技术的发展速度,还有各国政府的政策导向。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,未来几十年里,咱们还得跟这黑乎乎的液体继续打交道。与其整天担心石油什么时候用完,不如多关注怎么更高效、更环保地利用它,你说是不是这个理?

《石油真的是现代社会的"黑色血液"吗?》.doc
将本文下载保存,方便收藏和打印
下载文档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蓝天收藏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

网友评论

相关推荐

文章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