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乡的风俗究竟有什么独特魅力?看完这篇作文你就懂了

游戏中心 2周前 阅读:3 评论:0

鞭炮炸响的年夜饭
每到除夕下午四点,我们村总会准时响起鞭炮声。奶奶说这是"请祖仪式",要赶在太阳落山前把祖先接回家过年。全家人围坐在八仙桌前,桌上摆着整只白切鸡、三层腊肉和十二碗米饭。这个场景总让我想起去年表弟问的问题:"为什么供饭要摆十二碗?"爷爷抽着水烟解释:"十二个月圆满,十二个时辰周全,这是对祖先最郑重的款待。"

家乡的风俗究竟有什么独特魅力?看完这篇作文你就懂了


流动的灯笼长龙
正月初七的游灯习俗最让我着迷。全村人用竹篾扎成三米高的龙头灯,每家每户提着自制的鲤鱼灯、莲花灯跟在后面。队伍经过村口老槐树时,领头的灯师会突然加快脚步,整条"灯龙"便在巷道里翻腾起来。去年我举着新做的电子莲花灯参加,却被六叔公笑着拦下:"游灯要用蜡烛才有温度,你看火光映在人脸上的样子,手机闪光灯可比不了。"


藏在米粿里的密码
清明节的艾草米粿藏着外人看不懂的玄机。妈妈揉面团时总会捏出不同的形状:给长辈的是寿桃形,给孩童的是小鱼状,新媳妇收到的必定是并蒂莲花粿。有次我发现给太奶奶的米粿总多放两勺糖,妈妈边往蒸笼摆粿边解释:"老太太二十年前就说苦日子过够了,现在该多吃点甜的。"


现在村里年轻人都在外工作,但每逢重要节庆,高铁站总能看到拖着行李箱往回赶的身影。这些传承了百年的风俗就像隐形的绳索,把分散在天南海北的家人又牵回同一个屋檐下。看着表妹用手机直播祭祖过程,我突然觉得,老传统和新科技碰撞出的火花,或许正是风俗延续的另一种可能。

《家乡的风俗究竟有什么独特魅力?看完这篇作文你就懂了》.doc
将本文下载保存,方便收藏和打印
下载文档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蓝天收藏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

网友评论

相关推荐

文章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