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乡的风俗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?看完这篇你就懂了
你知道为什么我们村过年要在房梁挂红布吗?这事我琢磨了好多年。去年跟着村里老人守岁时,终于听到了完整版的传说——据说三百年前有户人家挂红布驱赶年兽,结果当年全家平安。这习俗就这么传了下来,现在家家户户腊月二十五准时挂上三尺红布。
最让人嘴馋的还得数冬至的羊肉宴。每家都要用整只羊架在土灶上炖煮,柴火得用山里的松木枝。去年我二叔家试用电炖锅,结果全村老人直摇头:"这汤里少了烟火气!"你还别说,用传统方法炖的羊肉确实带着松香,连骨髓都是金黄色的。
说到婚嫁习俗就更热闹了。新娘进门要跨三个火盆这事,我表姐结婚时可闹了大笑话。她穿着拖尾婚纱,伴娘们怕裙子烧着,最后是四个小伙子抬着火盆让她跨过去的。事后主婚人直拍大腿:"咱村三十年来头一遭!"
清明祭祖的规矩最让我难忘。每家要带三样供品:当季水果、白酒、糯米团。去年我图省事买了盒装青团,结果被爷爷训了半小时:"机器压的能一样吗?得是手搓的才有温度!"后来发现老人家说得对,手工搓的糯米团蒸出来确实更软糯。
现在年轻人总说老习俗过时了,我倒觉得这些传统里藏着说不清的温暖。就像去年中秋做月饼,奶奶非要守着老方子用花生油和面,虽然费事,但烤出来的酥皮会呼吸似的,咬一口满嘴都是阳光晒过的麦香。这些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讲究,或许就是家乡最特别的味道吧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蓝天收藏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